分类 知识 下的文章

涉密信息管理系统(分级保护评测)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三员和密级,其他的包括标准的漏扫等

三员包括:

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涉密机
东方通中间件、达梦数据库只能安装在root
创建user用户,限制文件夹权限
服务器三员:中孚
数据库三员:达梦DM8 SYSDBA、SYSSSO、SYSAUDITOR(SYS、CTISYS)

应用系统三员包括:

SYSADMIN 系统管理员 简称:管理员
SYSSSO 安全保密管理员 简称:保密员
SYSAUDITOR 安全审计员 简称:审计员

SYSADMIN:
创建、编辑、删除用户
创建、编辑、删除角色
创建、编辑、删除表单、流程等业务数据,包括数据字典、菜单等

SYSSSO:
重置、修改用户密码
权限角色设置
用户日志、管理员日志、审计员日志
审计策略

SYSAUDITOR:
管理员日志、保密员日志,日志内如除了基本的时间、地点、API地址、业务描述,还需要业务数据

应用系统密级设定内容:

用户密级设定
表单密级设定、表单附件密级设定
密级优先级设定:人员密级>=信息密级,具体如下
发起人>=表单>=附件
接收人>=表单>=附件

应用系统设置其他要求:

Session 10分钟 用户重新登录
密码复杂度要求
附件存储于服务器指定用户目录
默认用户无权限,需要保密员授权
用户登录失败次数锁定(含日志)、保密员重置解锁

一人公司方法论

作者和授权信息
本文由 Easy 撰写。

Weibo: https://weibo.com/easy
Twitter: https://twitter.com/easyche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asychen
(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等 Youtube 订阅过 1000 ,我会试试制作本方法论的视频版)

本文在 cc-by-nc-sa 协议发布。

您可以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但必须署名作者并添加链接到本文。
不得为商业目的而使用本作品。
仅在遵守与本作品相同的许可条款下,您才能散布由本作品产生的派生作品
为什么有这篇文章
不管是独立开发还是IT课程,一个人做业务也好几年了,最近开始回过头整理通过实践获得的认知,并尝试将其梳理为一个方法论。

当然这个体系还不完善,但一直没有找到同一个方向又更为完善的。所以不如自己来整理和维护,对自己而言可以定期回顾修正,读过的大家也可以来参与补充。

什么是一人公司
这个方法论,我把它叫做「一人公司方法论」。那首先什么是「一人公司」呢?

字面的理解就是一个人运营的公司,但实际上它指代的是比较少的人运营的小公司,一般来说1~3个人运营的公司,也可以把它放到一人公司的范围以内。其他一些形式,比如说一个人再加上很多的兼职一块运营的公司,其实也可以看成一人公司。

所以从人数上来定义一个公司,实际上并不是很准确。我更喜欢另外一个层面的定义:

「 一人公司就是建立在个人品牌之上的公司。」

这个定义更为准确,它是说整个公司的业务和品牌影响力都主要源于基于一个人。它周围可能有一些辅助运营的团队,有一些外包、有一些兼职,甚至全职助理的角色,那也是一人公司。

为什么要单独来观察这一类公司呢?因为我觉得它是以个体创造财富的典型。之前我翻译过一篇趋势报告,叫做「百万美金的一人公司」。说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一人公司,可以做到百万美金的价值。当然,直接盈利达到百万美金的不多,但是以 100 万美金估值卖掉的却不少,而且正变得越来越多。

一人公司的特点
优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人公司的特点。先看优点。

第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就是成本低。因为整个公司只有一个人,所以无需办公场所等硬性成本;也没有长期雇员,所以它没有固定人工成本。

这里需要注意,固定人工成本,实际上是一个会引入风险的成本。很多程序员创业副业喜欢做外包,但是如果你做一家外包公司,就会纠结于固定人工成本。比如在你规模小的时候,接到几个大单子,就需要扩展人员来完成开发。但是如果做完这些项目以后,接不到同样数量的活,你还却依然需要支付同样的薪资来维持团队。这就成为了一个很高的风险。

你又不能把员工开掉,下次需要时再招。先不说这样干下次还能不能招到人,每次团队磨合和培养的成本就非常高。

回到低成本上来,因为你只有一个人,你不需要协同,所以没有沟通成本,很多事情可以保质保量的快速完成。

再一个,因为你没有团队,个人的话,想在哪个城市就可以在哪个城市。现在一些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非常低,生活环境也非常舒适,如果可以把业务放在一线城市,然后生活在其他城市的话,不但生活成本低,而且生活品质反而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一个非常划算的地方。

因为成本低,相应的对收入的压力就小。一个每月只能挣 10 万的业务,对大公司来讲可能成本都收不回来,但对于一人公司来讲,去掉成本和税都是自己的,很可能可以活得挺滋润。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些结构性的市场空白,才让一人公司可以存在并得到发展。

缺点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说完优点,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缺点。

首先就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如果我们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一周其实就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把这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均摊到各种要做的事情上边,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件事都分不了太多时间,这会造成整体业务进展慢。

同时,因为就一个人,所以必须在多种业务之间来回切换,这会带来一些额外成本。

比如说我们正在编程、正在做架构设计的时候,是在进行深度思考,如果这时候有一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插入进来,就会把我们从深度思考中拉出来,之后需要再花很多时间才能重新进入到这个状态里边去,甚至可能再也回不到当时的状态,从而丢失掉一些很好的想法。尤其是对一些创造性高的工作来讲,这是非常可惜的。

一个人需要做全部事
第二个缺点就是,一人公司往往要求我们一个人把整个链条上的所有事情都做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整个公司就你一个人,你不做就没有人做。

这样带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工作量的大额增加。即使很多没有难度的事情,处理细节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不但要求工作量,还对技能有要求。如果你缺乏特定的技能,就需要投入上百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学得好。

更有一些大型公司具有的资源,一人公司可能是不具备的,比如像做运营和销售时候的人脉资源。如果持续解决不了,就只能调整策略去绕开。

矛盾和解决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一方面是我们个人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一周就50~60个小时);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有非常大量的事情要做,因为公司就我们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是要有人来做的。

这个矛盾不解决,一人公司就运转不好。怎么解决呢?还是从矛盾的双方分别入手。

提升效率

第一个方向,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那我们能不能提升效率。

这个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讲,可能会比较难,但是对于程序员来讲,可以考虑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如果在这两个方向上有突破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从重复劳动里面解放出来,让机器高效率的去处理重复的事情,把我们仅有的精力放到创造性的、开创性的业务上面来。

对于通用业务而言,这个难度可能很大,但如果针对某些特定的业务,还是有可能构造出一人+机器人的效率放大结构的。这个结构一旦完成,就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

选择要做的市场

另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选择要做的市场入手。虽然每个公司都有各种业务,但对于不同的市场,每一种业务的工作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们对进入的市场进行取舍,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那些工作量小的细分市场或者小众市场。比如我们只针对一个小众人群去做一个功能简单的软件,产品和开发的工作量就会小很多。

但小众市场往往伴随获客问题。

通用渠道
首先是通用渠道的相对获客成本变高。比如同样是花一百万买开屏广告,面向大众的快消类产品,100 万人看,其中有 80 万都是潜在目标用户,最后点击可能是 20 万。但小众产品如果以同样价格去投放,100 万人中很可能只有 10 万人是目标用户,这样点击和转化就非常低了。相对而已,小众人群的获客成本反而高很多。

定向投放
除了通用渠道,我们还可以考虑做定向投放。所谓定向投放是说,对这个小众市场的行业网站和社区投放广告,或者向这个小众市场相关的意见领袖(KOL)做营销推广,再或者购买搜索关键字来导流。这部分的效果会好一些,但成本就要看这个行业竞争如何了,竞争激烈的比通用渠道投放还要贵。

自制内容
以上两种方式都是需要相当的市场预算的,对于一个刚刚启动还没有盈利的产品,更多的是没有什么预算的情况。这时候我们更多的会考虑自己来做内容、自媒体、成为 KOL。

但做内容是需要持续不断投入的事情,在精力上的投入比较大。如果我们是一个人的公司,那一周50个小时的时间,花在视频录制剪辑加字幕发布上的时间,很可能高达20个小时。40%的时间花在做视频上,而这个视频它还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累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很多的程序员,不是靠写软件挣钱,而是靠公众号卖广告挣钱。因为做内容就很费时间了,如果还要去开发一个软件,精力上很难支持住。

自传播
除了做内容,我们还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发力。如果我们能让产品做到自传播 —— 就是让用户能不断地邀请来新用户,我们就不用花自己的精力在上边了。

有网络效应类的产品比较适合做自传播相关功能,因为用户的收益和用户数量成正比的。有的产品不一定适合传播,比如定位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个人数据类产品,就不一定适合通过分享内容来拉新。

当然除了直接整合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积分、物质回报来激励。比如现在已经很常用的分销返利或者邀请用户送付费会员等。

小结
对比以上方案,自传播应该是最好的渠道。需要付出的成本低,效果相对的也好。但它的问题在于如何优化产品,实现持续不断的自传播。这个是非常考验产品能力的。

选择成为平台或生态的一部分
除了选择市场以外,我们也可以选择成为平台或者生态的一部分。因为有平台在,我们就可以少做很多事情,甚至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

对于早年的苹果市场来讲,只要会开发应用可能就OK了。苹果商店会帮你进行销售,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

但这其实是理想状态,随着市场慢慢的从蓝海变成一个红海,我们会发现即使应用写完了,在市场里已经有很多同样的应用。我们又只能想办法去做营销相关的优化,在其他渠道去做一些推广。最后之前要做的事情,又回来了。因为对于每一个产品来讲,平台能提供的入口大家都能拿到,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再竞争。用现在的词就是「内卷」,市场「卷」起来以后,我们就必须去做更多的事情。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做海,选择去做一个小池塘 —— 就是说这个市场非常小,不太可能变成红海,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人看得上它。但相应的,这种市场一是很难发现,二是往往随着趋势的发展,它可能会消失掉。可能短期内还能挣点钱,但最后这个市场可能就没了,你又不得不从头来重新寻找新市场,这也是非常痛苦的。

苹果商店已经很成熟,所以比较卷。我们也可以去找一些新的平台和生态。比如 toB 的 SaaS 的话,国内可以看看企业微信和钉钉,国外的话可以看看 Airtable 这种新兴生态。如果进入的时间点合适,就能分到很多流量。

当然,还是想之前说的,一旦市场竞争变激烈后,红利就会消失,剩下的就是大家真刀真枪的竞争,要做的事情又会变多,如此往复。

分离非核心业务
确定了市场以后,我们还可以对自己的业务进行取舍。比如,我们把非核心业务给分离出来。这些业务,我们可以外包、可以兼职。对于一些基础设施,我们可以「以租代建」。

所谓「以租代建」,就是说以前我们需要什么系统都要自己开发,但是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云平台、行业SaaS、以及不少按量付费的商业服务。比如商品代发,就已经有平台可以帮你来做。只要付一点钱,就可以让他们帮发货,自己就不用再搞个仓库或者店面来做中转。

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也正在逐渐的成熟和开放,比如3d打印、周边印制。最后它们都会抽象成一些API接口,我们在网上去调用它,付费,剩下的事情就自动完成了。这样的话,很多非核心的业务都可以被分离出来。当然这个是一个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不同的行业成熟度都不同,需要自己去考察。

强调「以租代建」对于程序员有特殊意义,因为对我们来讲写程序是很容易的事情,自己建一套系统也很方便的,而租用别人的还要花钱。以租代建的核心是节省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只是通过不断开发各种系统来省钱,那这样跟我们去接外包挣钱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这也是我自己经常犯的错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要明确,前面我们有提到说要分离非核心业务,那什么样的业务是核心业务呢。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在我们做的这个业务中,最稀缺的资源应该成为我们的核心业务。比如对网课平台来讲,能持续不断生产优势课程的讲师就是稀缺资源,如何聚集和维护这个群体就是核心业务。只要保证这点,其他资源都会慢慢聚集过来。而其他的部分,比如课程平台的开发,就是非核心业务,可以通过租用或者购买的方式来解决。

增强优势
除了降低工作量,我们更需要想办法来增强优势。因为降低工作量只是保证我们能把产品完成,但如果产品和其他竞品一样的话,并不会具有优势。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大部分的用户并不关心产品背后的开发者是个人还是大企业,更看重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价值上来,为用户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

从标准品到独立品类
我们可以给一些标准化的产品去添加独有的特色功能,从而把它变成一个独立的品类。比如我之前做过一个软件叫做福利单词,它是一个背单词的软件。在任何一个市场上,这类软件都是一大堆。但福利单词有一个额外的功能,就是在输入单词正确时,会给你显示一张高清的萌妹子福利图。这就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在它和那些千篇一律的背单词软件中划出了界限,成为了一个同时融合叫教育和娱乐功能的独立品类。

如果你觉得这点小功能还不足使其以成为一个独立品类的话,可能我之前做的学前端 RPG 游戏 更明显一些。

副产品优势
另外一点就是,我之前在「从精益开发到精益副业」的视频 中提到的「副产品优势」。

虽然是在运营一人公司,但不一定非要全职来做这件事情。也可以一边上班,一边把一人公司作为副业来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多出来一个优势,我叫它「副产品优势」。核心是说,因为有主业,所以可以保证基本收入和生活品质;在主业工作里边产生的副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为商品,作为副业来销售。这样既没有生活压力,又降低了副业的制作成本。虽然刚开始可能收益的绝对值不大,但可以慢慢把它做大,直到有了充足的现金流,再把它当成主业来做。

营销优先还是开发优先
除了上边提到的这些,在实际运营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很多其他需要选择的地方。比如,在优先度上,到底是应该营销优先还是开发优先。

对于大一点的公司,有足够的人力,营销和开发都是不同的部门去做,所以可能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人公司来讲,其实很难一边做营销,一边不停的去给产品开发新功能。因为营销和运营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如果你不去做,很可能流量就没有了,没有流量就没有转化、也就没有收益。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断的开发新功能,时间长了就会有一堆项目需要维护,维护成本累加起来会很大。假设有 50 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一年升级维护一次,每次两天,那么就会花掉我们工作时间的 40%。如果这些项目是免费的还好,可以随时关闭。但如果每个项目都有那么几十个付费用户,既不挣钱就要不断的提供维护和客服,是非常麻烦的。

这之间的取舍,会对我们的一人公司的运营产生很大的影响。

营销优先
营销优先模式是说,我们只开发一个很简单的产品,维持一个很小的功能集。然后不断的去为这个产品寻找新用户。

这个模式的优点是,我们开发的功能很少,维护成本比较低,不用不停地开发。

而它的缺点就在于,我们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营销,不断的获取新的用户。最后可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到了营销上,用到了拉新上。最后完全变成了做内容或者做业务的竞争。

即使这样,如果能做好营销,那其实也不错。但大部分程序员并不喜欢和擅长做营销,而且在没有市场预算的情况下,要成为影响力不错的营销号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有运气的。

关于营销的难度,很多同学没有基本的概念。我这里有一个自己常用的参考转化率,是在以微博为主要流量入口的环境下测试得到的。从信息流展示次数到有效付费购买之间,转化率略为 1~5‰ 。当然,具体的数据会因为营销材料、产品需求有很大的不同(这其实是优化得不错的数据了),当你自己测试过后,可以得到自己的转化率数据。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数据,那么不妨以 1‰ 为基础简单评估营销难度。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获得 100 个购买,大概需要十万次的有效阅读,那么首先以 10 万的触达为基础思考如何达到。

开发优先
另一种模式叫做开发优先。是说我的营销能力可能不够,那我就面向同一群用户,不做营销了;改为针对已有的这些用户,不断的为他们开发付费产品。

这其实就是凯文·凯利那篇《1000个铁杆粉丝》的文章中的逻辑。文章中说,如果你有1000个铁杆粉丝,无论你卖什么东西他们都会买的那种,那你只需要面向他们不断推出产品,就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我们不用到处去做营销,不用过多的去做我们(可能)不擅长的领域。而缺点就是,开发很累,维护也很累。如果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就要不断的开发付费应用,每一个产品可能就会做得很浅。

你可能要问,为啥我要不断的开发应用,我只开发一个应用,然后不断的收钱不行么?答案当然是可以,但难度有点高。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来计算下。假设我们期望每个月的毛收入在 5 万(除去成本和税以后大概在 3 万),如果以 1000 个铁杆粉丝来算,那每一个用户,就需要每个月消费50块钱。

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费用。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讲,你可能觉得这个费用不高,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是很高的。如果你收集下自己和周围的人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上的实际开销,就会明白。

我之前在微博上发过一个提问,从评论来看,即使一年花销达到200左右的产品和服务都不太多,而且基本是资源导向的,比如视频音乐会员、电商外卖会员。很少有工具类软件能达到这个数的。所以,to C 的工具软件和 SaaS 里边,要找到每年能持续挣600块钱的需求,难度相当高。

to B 的服务在价格上相对容易上去,但是在获客成本和开发工作量上又相对较高。如果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好的需求,倒是很不错。

总之,如果我们找不到这样的需求,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多个付费服务来提升客单价。

实际操作
前面说了这么多的分析,但离落地还有一点点距离。在最后一部分里,我们就来思考下怎么落地。

发现一个趋势
寻找一个小市场
针对这个市场
面向 1000 个用户,提供一个每月 50 元定价的产品
或者面向 10000 个用户,提供一个每月 5 元的产品
开发产品并持续运营
发现趋势
首先,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发现趋势上。以前创业的时候,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凭什么一个创业公司可以以很小的团队,在很短的时间,用很少的资源崛起。以前的人都没这些人聪明吗?显然不是。后来在阅读一些创业方法论的时候才明白,这是因为创业公司发现了趋势,找到了变化。因为这些变化是新出来的,所以以前的商业虽然有能力,有资源,但难以未卜先知。新的趋势就像山脉的崛起,将原来严丝合缝的商业逻辑撑开,出现了新的商业路径。

发现趋势,就是要看到变化。个人的努力虽然重要,但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尤其对于一人公司来讲,跟上大趋势,才能放大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

关于趋势发现,简单粗暴的方式是读研究报告。比如艾瑞网会定期更新一些简版报告,从里边的数据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趋势。不过这些报告更多的是面向创业投资领域,未必适合一人公司。像我经常在微博上提到的 Trends.vc 这种专门为独立开发者和一人公司准备的分析报告,就更有针对性一些。

寻找一个小市场
正在高速增长的赛道里往往有大量的巨头和创业公司,从资源上来讲,一人公司在这些领域很难占据优势。

但在这些赛道周边,通常都存在一些年收入最高几千万人民币的小市场,这些市场大厂和资本是看不上的,反而是一人公司很好的切入点。如果能结合趋势,选择到一个现在看起来很小,但是会随着趋势慢慢变大的市场,就能进一步保证将来的收益。早期进入,持续深耕,当这个市场成长起来时,即使是一人公司,也会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设计产品
然后就是针对这个市场设计产品了。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有两个选择:

面向 1000 个用户,提供一个每月 50 元定价的产品
或者面向 10000 个用户,提供一个每月 5 元的产品
当然,其实你还可以进一步调节用户数和月定价,只要乘起来是 5 万就可以。而且 5 万也只是一个参考值,做不到还可以调低。如果一个产品做不到,可以把一个改成两个。这里量化数据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清晰的模式,用来做前期的参考。

参考依据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准备很多备选方向和产品,通过比较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以下是我觉得有用的参考依据:

市场安全性:发展趋势(是否快要没了)、竞争情况(是否红海)
客户价值:MRR(每月经常收入预期)、LTV(客户生命期价值)
获客渠道和成本:是否能够自传播,传播系数
工作量:MVP(最简可行产品)所需工时、迭代和升级维护成本
资源匹配度:是否有自己难以掌控的资源
开发和持续运营
接下来就是 MVP(最简可行产品) 的开发,PMF(产品市场契合) 的寻找以及后续的持续运营(或者转型)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精益创业系列方法论。

一人公司的基础设施
无公司运营
虽然写的是「一人公司」,但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一开始就注册一家公司。因为会带来办公地址和记账的固定成本。一般来讲,最理想的方式是以个人身份运营业务,在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以后,再注册公司。

在国内,很多平台对个人主体并不友好,需要自行寻找替代方案。以 Web 业务为例,我们需要和平台对接的部分通常包括:

第三方用户登入(比如微信登入)
支付(没有这个就没法收钱)
消息触达(群发通知)
其中,① 和 ③ 算是加分项,② 则是付费业务不可绕过的。

个人支付解决方案
就我了解,在目前个人主题可用的支付方案中,唯一安全而且稳定的是「小微商户」及类似方案。这种方案其实是支付平台(比如微信、支付宝)在提供底层能力,只是通常为了防止被滥用,不开放直接申请,而改用服务商代理的形式。

正因如此,它可以做到资金完全走支付平台(而不是你的支付服务商),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而且没有二次清算问题。

国内提供基于小微商户支付方案的有好几家,通过搜索可以发现有 xorpay 、payjs 等服务商。但不少服务商不太厚道的自己搞了一个审核流程来收取审核费或者叫开通费。

我自己使用的是面包多推出的支付平台:面包多Pay。

官网注明的特点如下:

没有开通费,交易时才付费,非常适合启动期的项目,费率为每笔交易 0.1 + 2%
支付完成以后可以显示文字、图片或者跳转到网址,一些简单场景就不用写代码来接入了
不过对我而言,最主要的考量还是平台稳定性,现在面包多每月结算数百万,这个支付平台其实就是其业务核心「闪电结算」平台的扩展,属于主业副产品,因此不挣钱应该也会维护下去。

一个 Tips:面包多Pay(其他平台我并未交费试用,因此不做评价)的支付接口里边,有一个获取 openid 的接口。它其实可以用来做微信体系下的用户登入。换句话说,无需认证公众号就可以实现微信用户的登入和支付。这就非常适合个人。

消息触达
常规操作是,在登入时要求用户补全邮箱、手机号并将其作为消息触达主通道。但邮箱时效性差、短信被拦截可能性高,且费钱。因此微信成为了发送通知实时性和到达率最高的通道。但是未认证公众号只能被动回复消息,均不能主动发送消息。即使认证公众号,模板消息权限正在收回。

经过比较,我认为目前适合个人的消息触达方式是微信机器人/QQ机器人。通过关注机器人,发送 token 实现账号关联,之后就可以通过机器人推送消息给用户了。我知道的方案如下:

微信机器人方案: wechaty (网页版协议免费,其他协议收费)
QQ机器人方案:mirai (未亲测)
机器人方案除了可以用作消息推送,还可以用作登入。比起通过支付接口的 openid api 登入而言,没有因 openid 改变导致用户无法登入的风险。

公司注册
如果你不能找到满意的个人主体解决方案,那么就只能考虑注册公司了。需要留意的是,即使注册公司资质,其实也有个体工商户和公司两个选项。

个体工商户的申请流程虽然简单,但其背后是无限责任。而有限责任公司则以注册资金作为上限,更容易规避风险。

公司注册不是本文的内容范围,在此就不做展开了。

10位富豪5000亿装入离岸家族信托!马云、刘强东、孙宏斌…离岸信托架构全揭秘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和李嘉诚相约一起赛跑,几个人都嘲笑李嘉诚年纪大腿脚不利索肯定跑不快,结果最后却是李嘉诚跑了第一。大家都在奇怪为啥他能得第一,李嘉诚大笑说,谁让你们听到枪声才跑的……

近日,外媒报,去年年底,融创孙宏斌等4名富豪,把价值约1,166亿元的股份装入了离岸家族信托。。。

随后,中国经营报报道称,2018年,至少20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新设立或将股权转让给离岸家族信托,其中15家系在港上市的国内企业,装入信托的股份市值约285亿美元(约2000亿RMB)。民企试水离岸信托。

其实还远不止。

A马云、刘强东、孙宏斌、雷军等10位设立离岸家族信托的内地富豪,仅这10位,装入信托内的资产就有5,000亿。

在统计的10个家族中,除了马云和刘强东是2014年上市前设立,吴亚军2009年上市前设立,其余均为2018年设立。

为避税?传承?还是就想找个“避风港”?或许都有。

今天看富豪们的离岸信托架构,以马云、刘强东、孙宏斌、吴亚军为例。

1、马云家族信托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

上市主体BABA注册在开曼群岛。截至2017年底,马云持有阿里巴巴167,159,739股权益,占阿里总股份的6.4%。

而马云持有阿里的方式,除占其总持股的0.2%为个人持股外,其余99.8%都是通过海外实体持有的,比如离岸家族信托、海外慈善基金会、开曼控股公司,总价值超过1,700亿。

其中,马云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所持股份,占其总持股的64.4%,市值约1,119亿。

马云的离岸信托,是以马云作为委托人,马云和他的家人作为受益人,

此后,无论婚变或传继,对阿里的控制权上,马云按照阿里合伙人制度决策或行事(为退休准备,马云清退VIE股权,减轻影响);

享有的财产权上,配偶和后代将按照马云的信托契约分配或受益。

2、刘强东家族信托

2014年5月22日晚间,京东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JD。

上市主体JD注册在开曼群岛。刘强东食言了,没有带“京”来纳斯达克敲钟,炒作的向奶茶妹妹在时代广场求婚的桥段也没有上演,

他带到纳斯达克的,是上市3天前修订的最后一版招股书F1,说明书里,刘强东所持京东的股份,由刘强东个人(间接)持股,变成了刘强东的离岸家族信托持股。。。(是在防奶茶分产?)

以此,至2017年底,刘强东所持京东的100%股份,包括原始股,以及他在2014年3月被激励授予的限售股,即他的全副身家,京东的15.5%,总价值超过333亿的股份,都是通过离岸信托持有的。

刘强东的离岸信托,是以刘强东作为委托人,刘强东和他的家人作为受益人,

家族信托(1或多个)通过BVI公司Max SmartLimited,最终持有刘强东所持京东的所有股份。此时,刘强东全副身家的财产所有权已与收益权分开,当然,也与婚姻资产隔离了。

只是现在,百亿钻石王老五RichardQiangdong Liu的家族信托里受益人是否增加奶茶妹妹,就不得而知了。。。

3、孙宏斌的家族信托

或许是在2018年初,参加完乐视股东发布会,孙宏斌讲“有时人敢叫日月换新天,有时候也要愿赌服输”认栽之后,当年5月及6月,孙宏斌先是设了两个孙氏家族信托,装入了约14%融创股份,总价值约138亿,受益人是其家庭成员。

之后,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他又将所持融创总股份约32.47%,总价值约321亿的股票,转入了设在美国南科他州的离岸家族信托,受益人是孙宏斌及其家庭成员。

至此,孙宏斌所持融创几乎全部股份46.4%,价值459亿,全部装入了南科他州孙氏家族信托。

外媒哗然一片,称内地富豪在中国反避税情形下急于转移资产。

但我想,保持公司控制权,隔离公司资产和家族资产的风险,或者才是孙宏斌最想实现的吧。

4、龙湖地产吴亚军的家族信托

2012年11月,俩人被爆离婚。

婚变前夜,即2012年8月,俩人已把财产无声无息地进行分割,其实分割,应该只是把各自从对方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中除名而已,so easy。

之后,2018年11月21日,吴亚军下又将持有的龙湖集团43.98%股权(市值约512亿),全部分派给其女儿蔡馨仪设立的另一只离岸全权信托基金(姑且叫吴女家族信托)。

母女的信托又都指定同一受托人汇丰国际,

以此,公司的控股架构不变,不用纳税又不用小股东批准等。。。蔡馨仪便顺利通过吴女家族信托,获得了龙湖地产价值512亿元的股份。完成了财富传承。转让后,吴亚军还依然控制公司。。。高。

5、结论

马云通过“离岸家族信托+两个BVI公司”持有阿里巴巴价值约1,119亿的股票,占其总持股的64.4%。刘强东通过“离岸家族信托+一个BVI公司”持有京东价值约333亿的股票,占其总持股的100%。

孙宏斌通过“美国南科他州家族信托+南科他州公司”持有融创价值约459亿的股票,占其总持股的97%。吴亚军通过“离岸家族信托+BVI公司+BVI公司”(后转由其女“离岸家族信托+BVI公司+BVI公司”)持有龙湖地产价值约512亿的股票,约占其总持股的100%。

除列出的四例外,其余6个案例也是“离岸信托+离岸公司”模式,设立离岸信托也成了中概股们的标配。

如果说之前,内地富豪设立离岸信托,是为了隔离婚姻风险,为了隔离公司与家族资产风险,为了防止子女争产反目成仇,为了避免复杂继承程序,为了将股份传继后依然保证家族的控股权,也确实有效,那么现在,或许又加上一条,以防被税,以防被清0。

后记:4年前,大家纷纷谴责李嘉诚“跑路”,他回应,“我今年87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安全比利润对我来说更重要。我从来就不是大家说的是什么超人,我可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其实更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是一个老人。

我希望我的人生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不想在晚年再横生枝节。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和我的商业在我故去之后,正常运转,得到良好的继承”。改革开放40年,一代们到了传承的时候,抛开一个个商业超人的身份,他们只是一个个渐渐年逾古稀的老人,

如果中国的财富与商业文化,能进入一个独立创造——安心拥有——顺利传承的正常轨迹,则不单是企业家之幸,亦国之幸。

向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财富创造者致敬。

罗斯柴尔德家族、杜邦家族、奥纳西斯家族、洛克菲勒家族、IBM沃森家族、高尔文家族、福特家族、马克斯家族、迪士尼家族、摩根家族,这些都是全球公认的十大顶级家族。“创业容易,守业难”。为了将家族财富能够传承下去,以上这些家族,都做了同样的决定——设立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作为一种财富传承和保护工具,已经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富人也开始在海外设立家族信托,离岸架构、基金会、离岸信托这些财富传承工具正在被内地富人们所熟知。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超过15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通过离岸家族信托基金方式分配股权,相关信托计划所控制股权市值接近2400亿港元。阿里、京东、小米、拼多多、融创中国、龙湖地产、周黑鸭、达利园等企业,也早已设立了离岸家族信托!

QQ图片20210124203957.png

那么,为何这么多企业主、富人都热衷于设立离岸家族信托?离岸家族信托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离岸家族信托的六大功能

一、财富传承

信托有效设立后,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的其他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运作的财产,仅服务于信托目的。

对委托人来说,丧失了对该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该信托财产不再属于其自有资产。

对受托人来说,取得了该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之所以说是名义所有权,因为受托人并不能享受这一所有权所带来的信托收益。

对受益人来说,他取得了信托收益的请求权,是信托受益权,维持这种状况的条件是信托存续。

信托一旦终止,上面所说的情形,就会产生变化,受托人不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这也是受托人仅作为名义持有人的原因之一,该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于委托人、受益人或者信托文件规定的人。

QQ图片20210124204015.png

二、资产合并和集中管理

对于在世界各地都拥有资产的高净值人群来说,信托可以作为管理这些资产的集中工具;在处理记录保存、报税和编制年度账目报表时,可通过一个中央地点进行处理。

三、保有资产管理权

通过成立作为受托人身份行事的私人信托公司,保有对资产的管理权。

例如,美国经常有家族信托受托人通常每年只给予受益人50%的投资收益,30岁、甚至40岁之前,作受益人的继承人无法动用本金。当继承人满规定年龄后,如需动用本金还要经过受托人、律师等审核通过,防止继承人年少无知,挥霍家产。

四、免除遗产承办手续及费用

一般情况下,当委托人的居住地或资产所在地属于民事法制国家,便会受到当地强迫性的继承权约束,去世后,委托人的资产必须根据当地强迫性的继承权规定予以分配,而其自身的遗愿并不能完全遵循。若委托人在生前将资产转入信托,则可以避免上述限制。

五、资产保护和债务隔离

设立信托可以保护部分资产不被债权人追溯,特别是在很多离婚案例中,信托还起到了保护资产不因离婚而遭到分割的作用。

当年土豆网CEO王微与妻子闹离婚,间接导致土豆网IPO失败,进而被优酷兼并,年仅39岁的王微无奈退休。

六、税务规划

通过设立信托,可以减少或递延资产增值、传承资产时可能产生的税赋。

不过,随着家族信托、离岸架构的日趋普及,CRS以及反避税个税条例也接踵而至!这让已经进行跨境财富配置或准备搭建离岸架构、家族信托的人群提心吊胆!

写代码有这16个好习惯,可以减少80%非业务的bug

每一个好习惯都是一笔财富,本文整理了写代码的16个好习惯,每个都很经典,养成这些习惯,可以规避多数非业务的bug!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哈,谢谢阅读,加油哦~

公众号:「捡田螺的小男孩」

  1. 修改完代码,记得自测一下
    「改完代码,自测一下」 是每位程序员必备的基本素养。尤其不要抱有这种侥幸「心理:我只是改了一个变量或者我只改了一行配置代码,不用自测了」。改完代码,尽量要求自己都去测试一下哈,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bug的。
  1. 方法入参尽量都检验
    入参校验也是每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素养。你的方法处理,「必须先校验参数」。比如入参是否允许为空,入参长度是否符合你的预期长度。这个尽量养成习惯吧,很多「低级bug」都是「不校验参数」导致的。

❝ 如果你的数据库字段设置为varchar(16),对方传了一个32位的字符串过来,你不校验参数,「插入数据库直接异常」了。 ❞

  1. 修改老接口的时候,思考接口的兼容性。
    很多bug都是因为修改了对外老接口,但是却「不做兼容导致」的。关键这个问题多数是比较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系统发版失败的。新手程序员很容易犯这个错误哦~

所以,如果你的需求是在原来接口上修改,,尤其这个接口是对外提供服务的话,一定要考虑接口兼容。举个例子吧,比如dubbo接口,原本是只接收A,B参数,现在你加了一个参数C,就可以考虑这样处理。

//老接口
void oldService(A,B);{
  //兼容新接口,传个null代替C
  newService(A,B,null);
}

//新接口,暂时不能删掉老接口,需要做兼容。
void newService(A,B,C);
  1. 对于复杂的代码逻辑,添加清楚的注释
    写代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写太多的注释的,好的方法变量命名就是最好的注释。但是,如果是「业务逻辑很复杂的代码」,真的非常有必要写「清楚注释」。清楚的注释,更有利于后面的维护。
  1. 使用完IO资源流,需要关闭
    应该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windows系统桌面如果「打开太多文件」或者系统软件,就会觉得电脑很卡。当然,我们linux服务器也一样,平时操作文件,或者数据库连接,IO资源流如果没关闭,那么这个IO资源就会被它占着,这样别人就没有办法用了,这就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使用完IO流,可以使用finally关闭哈

FileInputStream fdIn = null;
try {
    fdIn = 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jay.txt"));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log.error(e);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rror(e);
}finally {
    try {
        if (fdIn != null) {
            fdIn.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rror(e);
    }
}

JDK 7 之后还有更帅的关闭流写法,「try-with-resource」。

/*
 * 关注公众号,捡田螺的小男孩
 */
try (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jay.txt")) {
    // use resources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log.error(e);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rror(e);
}
  1. 代码采取措施避免运行时错误(如数组边界溢出,被零除等)
    日常开发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规避「数组边界溢出,被零整除,空指针」等运行时错误。

类似代码比较常见:

String name = list.get(1).getName(); //list可能越界,因为不一定有2个元素哈

所以,应该「采取措施,预防一下数组边界溢出」,正例:

if(CollectionsUtil.isNotEmpty(list)&& list.size()>1){
  String name = list.get(1).getName(); 
}
  1. 尽量不在循环里远程调用、或者数据库操作,优先考虑批量进行。
    远程操作或者数据库操作都是「比较耗网络、IO资源」的,所以尽量不在循环里远程调用、不在循环里操作数据库,能「批量一次性查回来尽量不要循环多次去查」。(但是呢,也不要一次性查太多数据哈,要分批500一次酱紫)

正例:

remoteBatchQuery(param);

反例:

for(int i=0;i<n;i++){
  remoteSingleQuery(param)
}
  1. 写完代码,脑洞一下多线程执行会怎样,注意并发一致性问题
    我们经常见的一些业务场景,就是先查下有没有记录,再进行对应的操作(比如修改)。但是呢,(查询+修改)合在一起不是原子操作哦,脑洞下多线程,就会发现有问题了,

反例如下:

if(isAvailable(ticketId){ 
    1、给现金增加操作 
    2、deleteTicketById(ticketId) 
}else{ 
    return "没有可用现金券";
}

为了更容易理解它,看这个流程图吧:
微信图片_20201207085819.png

1.线程A加现金
2.线程B加现金
3.线程A删除票标志
4.线程B删除票标志
显然这样存在「并发问题」,正例应该「利用数据库删除操作的原子性」,如下:

if(deleteAvailableTicketById(ticketId) == 1){ 
    1、给现金增加操作 
}else{ 
    return “没有可用现金券” 
}

因此,这个习惯也是要有的,「写完代码,自己想下多线程执行,是否会存在并发一致性问题」。

  1. 获取对象的属性,先判断对象是否为空
    这个点本来也属于「采取措施规避运行时异常」的,但是我还是把它拿出来,当做一个重点来写,因为平时空指针异常太常见了,一个手抖不注意,就导致空指针报到生产环境去了。

所以,你要获取对象的属性时,尽量不要相信「理论上不为空」,我们顺手养成习惯判断一下是否为空,再获取对象的属性。正例:

if(object!=null){
   String name = object.getName();
}
  1. 多线程异步优先考虑恰当的线程池,而不是new thread,同时考虑线程池是否隔离
    为什么优先使用线程池?使用线程池有这几点好处呀

它帮我们管理线程,避免增加创建线程和销毁线程的资源损耗。
提高响应速度。
重复利用。
同时呢,尽量不要所有业务都共用一个线程池,需要考虑「线程池隔离」。就是不同的关键业务,分配不同的线程池,然后线程池参数也要考虑恰当哈。之前写过几篇线程池的,觉得还不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哈

一文读懂线程池的工作原理(故事白话文)
面试必备:线程池解析
源码分析-使用newFixedThreadPool线程池导致的内存飙升问题

  1. 手动写完代码业务的SQL,先拿去数据库跑一下,同时也explain看下执行计划。
    手动写完业务代码的SQL,可以先把它拿到数据库跑一下,看看有没有语法错误嘛。有些小伙伴不好的习惯就是,写完就把代码打包上去测试服务器,其实把SQL放到数据库执行一下,可以规避很多错误的。

同时呢,也用「explain看下你Sql的执行计划」,尤其走不走索引这一块。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id =10086 or age =18;
  1. 调用第三方接口,需要考虑异常处理,安全性,超时重试这几个点。
    调用第三方服务,或者分布式远程服务的的话,需要考虑

异常处理(比如,你调别人的接口,如果异常了,怎么处理,是重试还是当做失败)
超时(没法预估对方接口一般多久返回,一般设置个超时断开时间,以保护你的接口)
重试次数(你的接口调失败,需不需要重试,需要站在业务上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 简单一个例子,你一个http请求别人的服务,需要考虑设置connect-time,和retry次数。 ❞

如果是转账等重要的第三方服务,还需要考虑「签名验签」,「加密」等。之前写过一篇加签验签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哈

程序员必备基础:加签验签

  1. 接口需要考虑幂等性
    接口是需要考虑幂等性的,尤其抢红包、转账这些重要接口。最直观的业务场景,就是「用户连着点击两次」,你的接口有没有hold住。

❝ 幂等(idempotent、idempotence)是一个数学与计算机学概念,常见于抽象代数中。
在编程中.一个幂等操作的特点是其任意多次执行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幂等函数,或幂等方法,是指可以使用相同参数重复执行,并能获得相同结果的函数。

一般「幂等技术方案」有这几种:

查询操作
唯一索引
token机制,防止重复提交
数据库的delete删除操作
乐观锁
悲观锁
Redis、zookeeper 分布式锁(以前抢红包需求,用了Redis分布式锁)
状态机幂等

  1. 多线程情况下,考虑线性安全问题
    在「高并发」情况下,HashMap可能会出现死循环。因为它是非线性安全的,可以考虑使用ConcurrentHashMap。所以这个也尽量养成习惯,不要上来反手就是一个new HashMap();

❝ Hashmap、Arraylist、LinkedList、TreeMap等都是线性不安全的;
Vector、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等都是线性安全的 ❞

  1. 主从延迟问题考虑
    先插入,接着就去查询,这类代码逻辑比较常见,这「可能」会有问题的。一般数据库都是有主库,从库的。写入的话是写主库,读一般是读从库。如果发生主从延迟,很可能出现你插入成功了,但是却查询不到的情况。

如果是重要业务,需要考虑是否强制读主库,还是再修改设计方案。
但是呢,有些业务场景是可以接受主从稍微延迟一点的,但是这个习惯还是要有吧。
写完操作数据库的代码,想下是否存在主从延迟问题。

  1. 使用缓存的时候,考虑缓存跟DB的一致性,还有(缓存穿透、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
    通俗点说,我们使用缓存就是为了「查得快,接口耗时小」。但是呢,用到缓存,就需要「注意缓存与数据库的一致性」问题。同时,还需要规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三大问题。

❝ 缓存雪崩:指缓存中数据大批量到过期时间,而查询数据量巨大,引起数据库压力过大甚至down机。
缓存穿透: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需要从数据库查询,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数据库去查询,进而给数据库带来压力。
缓存击穿:指热点key在某个时间点过期的时候,而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对这个Key有大量的并发请求过来,从而大量的请求打到db。

程序员经常使用的网站

程序员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非常的枯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程序员经常使用的网站,也是我经常上的一些网站,我将会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别为你整理归纳这些网站和论坛

项目类

项目是一个面试官非常看重的点,也是拓展视野、挖掘轮子一个的地方,下面就为你推荐几个程序员都应该 mark 的项目类网站

  1. Github 代码托管 https://github.com

作为开源代码库以及版本控制系统,Github 拥有140多万开发者用户。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转移到了云上,Github 已经成为了管理软件开发以及发现已有代码的首选方法。代码托管必备。

Github 也有非常多好的项目可以推荐,比如我自己的 github (逃了)

https://github.com/crisxuan/bestJavaer

还有其他非常多优秀的 Github ,比如 CS-notes、JavaGuide、mall 商城项目

  1. 码云代码托管平台 Gitee |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码云托管平台是中国的,之所以国内自己开发了一个码云平台,是因为 github 涉及到 fq,你懂的,而且码云是开源中国的托管平台,会定期评选一些优秀的项目,你不可错过!

  1. Gitlab https://about.gitlab.com/

对于有些人,提到GitHub就会自然的想到Gitlab,Gitlab支持无限的公有项目和私有项目。其首页截图如下

程序员必须知道的几个Git代码托管平台

程序员必须知道的几个Git代码托管平台

  1. coding.net https://coding.net

谈到 coding.net,首先必须提的是速度快,功能与开源中国相似,同样一个账号最多可以创建 1000 个项目,也支持任务的创建等

博客类

  1. CSDN https://www.csdn.net/

中国专业IT社区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1999年,致力于为中国软件开发者提供知识传播、在线学习、职业发展等服务。中国最大、最具专业的博客平台,同时也是质量最高的博客平台

  1.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吸引了很多IT技术精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网上家园,每天在这里分享着精彩的原创内容,也许他们看重的不是华丽的外表、诱人的虚名,而是纯净、专注、对技术人员的理解。

  1. 掘金 https://juejin.im/

掘金现在被字节跳动收购了,内容审核变得越来越严格,也涌现了很多大佬,他们写的文章非常帮,强烈推荐大家每天逛一逛,博客内容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非常值得一看

  1. 思否 https://segmentfault.com/

思否上面有很多大佬,不得不说思否的界面做的非常清新,舒服,这就让人很喜欢这个博客平台,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小众,但是上面的开发者的互动很多,是一个很温馨的地方。s

  1. infoq https://www.infoq.cn/?utm_source=infoq&utm_medium=toutubiaoti

infoq 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技术社区,界面非常小清新,让人感觉很舒服,目前入驻的开发者倒不是很多,但是 infoq 依托极客邦的大流量和资源,做起来应该很快的,我入驻了 infoq ,感觉里面还是有很多大佬的,推荐大家经常浏览一波

  1. GitChat https://gitbook.cn

GitChat 是一个付费学习网站,当然也支持免费模式,因为付费所以相对文章质量比较高,但是免费的文章同样也很不错,而且我就在 GitChat 上面写了很多免费文章,不应该是很多,应该是全部免费,我的 gitchat 主页如下 程序员cxuan 的 GitChat

  1. V2EX https://www.v2ex.com

无论你是在大学进行人生最重要阶段的学习,或者是在中国的某座城市工作,或者是在外太空的某个天体如 Sputnik 1 上享受人生,在注册进入 V2EX 之后,你都可以为自己设置一个所在地,从而找到更多和你在同一区域的朋友。

  1. OSCHINA https://www.oschina.net

这个网站和CSDN一样是国内最大程序员社区,各种教程、资源、工具、书籍都是可以找到的。在社区里,你可以尽情的写博客,发动态,激烈的讨论问题,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激起你学习的热情。

  1.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

简书是一个不仅仅为程序员提供的创作分享社区,上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精彩的博文,也有很多优秀的博主,但是相比较与CSDN个人认为在技术创作方面就略低一筹了。

问答类

  1. 知乎 https://www.zhihu.com/

有问题,上知乎。知乎,可信赖的问答社区,以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为使命。

本是一个分享各种人生杂谈,和一些鲜为人知以及各种大牛的免费和付费的知识型网站。由于流量逐步扩大,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程序员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技术创作,也是一个程序员常去的网站之一,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技术。

  1. 思否问答 https://segmentfault.com

SegmentFault 思否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开发者社区和专业的技术媒体。我们为中文开发者提供纯粹、高质的技术交流平台以及最前沿的技术行业动态,帮助更多的开发者获得认知

思否

教程类

  1. 菜鸟教程 https://www.runoob.com

菜鸟教程提供了编程的基础技术教程, 介绍了HTML、CSS、Javascript、Python,Java,Ruby,C,PHP , MySQL等各种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是个小白入门,学习语言的好地方。

  1. w3schoool

在W3School,你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所有的网站建设教程。从基础的 HTML 到 CSS,乃至进阶的 XML、SQL、JS、PHP 和 ASP.NET。从左侧的菜单选择你需要的教程! 和菜鸟教程十分相似的网站。

  1. 易百教程 https://www.yiibai.com

易百网是一个内容全面的教程网站,专注于VBScript, MATLAB, EJB, IPv6, IPv4, 电子商务, PostgreSQL, SQLite, SDLC, Assembly, 操作系统, JSON, iOS, 设计模式, VB.Net,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Bilibili1 https://www.bilibili.com

期初这个网站是由游戏玩家视频火起来的,尤其LOL骨灰级玩家遍布其中。bilibili 是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通过动漫打出了名声,最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里面有不少有创意的 Up 主,不乏一些有趣的程序员。

  1. 中国大学MOOC网 icourse163.org

中国大学MOOC(慕课) 是国内优质的中文MOOC学习平台,由爱课程网携手网易云课堂打造。平台拥有包括985高校在内提供的千余门课程。在这里,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

  1. 慕课网-程序员的梦工厂 https://www.imooc.com

慕课网(IMOOC)是IT技能学习平台。慕课网(IMOOC)提供了丰富的移动端开发、php开发、web前端、android开发以及html5等视频教程资源公开课。

  1. 网易云课堂 https://study.163.com

网易云课堂,是网易公司打造的在线实用技能学习平台,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海量、优质的课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涵盖实用软件、IT与互联网、外语学习、生活家居、兴趣爱好、职场技能、金融管理、考试认证、中小学、亲子教育等十余大门类。

  1. 实验楼 https://www.lanqiao.cn/courses

实验楼这个网站我直接吹爆,无需配置繁琐的本地环境,随时在线使用。

实验楼

算法类

  1. LeetCode https://leetcode-cn.com

几乎每个算法大牛都知道的神奇网站,这个网站上面有:算法、数据库、Shell、多线程等多种类型供你学习。多数人在上面练习编程算法,尤其是给想进入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免费又方便的题库。面试前都会在上面进行长期和充分的刷题,是你的不二选择。

  1. LintCode https://www.lintcode.com

LintCode领扣上有数量超过1000道的算法题目和人工智能题目,通过刷题熟练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完成各大名企的阶梯训练,为你斩获心仪的offer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洛谷 https://www.luogu.com.cn

洛谷创办于2013年,致力于为参加noip、noi、acm的选手提供清爽、快捷的编程体验。它拥有在线测题系统、强大的社区、在线学习功能,也是一个很好练习刷题的网站啦

接单类

  1. 程序员客栈 https://www.proginn.com

程序员客栈是领先的程序员自由远程工作平台,未来互联网企业用人方式。提供优秀程序员为您进行网站建设制作、测试运维服务、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软件开发等优质服务。

  1. 码市 https://codemart.com/developers

码市是互联网软件外包服务平台,意在连接需求方与广大开发者。让项目的需求方快速的找到合适的开发者,完成项目开发工作。

  1. 猿急送 https://www.yuanjisong.com/job

猿急送为您提供兼职程序员,兼职工程师信息,猿急送是一个高级技术共享平台,是优质的程序员兼职网站,这里汇聚BAT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大牛。

  1. 开源众包 https://zb.oschina.net

开源众包–专业的软件众包平台,350万+ 优质开发者为您提供网站、APP、微信/小程序、企业应用等软件开发服务,有效降低企业 IT 软件开发成本、解决技术资源不足等问题。

开源众包

  1. 实现网 https://shixian.com

这个比较高级,是一些知名公司技术人员兼职的平台。我们可以在线约好去其他公司兼职坐班。实现网为企业提供BAT等名企背景的、靠谱的开发设计兼职人才和自由职业者,满足企业项目外包、驻场开发、远程兼职、技术咨询等短期人力需求。

  1. 猪八戒 https://shenyang.zbj.com

猪八戒网企业外包服务,中国领先的灵活用工平台,其中服务品类涵盖LOGO设计、UI设计、营销推广、网站建设、装修设计、工业设计、文案策划、知识产权的服务。

  1. 码易众包平台 https://www.mayigeek.com

码易是智网易联旗下IT软件服务平台,集软件商城、企业应用、电商软件、crm软件、商务服务平台于一体的一站式软件外包开发服务平台。

求职类

  1. 牛客网 https://www.nowcoder.com

求职之前,先上牛客,就业找工作一站解决。这个网站不像csdn和OSChina以技术博客论坛为主了。但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却是相当有价值,里面有面试技巧、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的对应往年校招社招面试题库,刷到你手软,一般应届生用这个比较多。

  1. 拉勾网 https://www.lagou.com

拉勾招聘是专业的互联网求职招聘网站。致力于提供真实可靠的互联网岗位求职招聘找工作信息,拥有海量的互联网人才储备,互联网行业找工作就上拉勾招聘,值得信赖的求职。

  1. Boss直聘 https://www.zhipin.com

BOSS直聘是权威领先的招聘网,开启人才网招聘求职新时代,让求职者与Boss直接开聊、加快面试、即时反馈,是一个致力于为招聘者和求职者搭建高效沟通、信息对等的平台

  1. 猎聘 https://www.liepin.com

猎聘,2018年香港上市。作为中国知名中高端人才求职招聘平台,汇聚56万+知名企业、16万+认证猎头,为5700万用户提供高薪工作岗位。总之,猎聘还是非常不错的。

/* * @Author: your name * @Date: 2016-09-06 00:00:00 * @LastEditTime: 2020-03-17 18:29:35 * @LastEditors: Please set LastEditors * @Description: In User Settings Edit * @FilePath: \htdocs\usr\themes\default\footer.php */